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监督

南宁市体育局关于南宁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083号提案答复的函(南体函〔2024〕27号)

发布时间:2024-10-25 18:40     来源:南宁市体育局   

陈红丹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南宁市体医融合,促进全民健康发展的提案》(第12.04.08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卫融合工作,将体卫融合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一是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宁市体育强市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和《南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印发《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南宁市全民健身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组织、市场推动、群众参与”的“大体育”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二是2022年5月,南宁市体育局印发了《南宁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落实《‘健康广西2030’规划》与《健康广西全民健身行动方案》,进一步树立‘大健康、大体育’理念,推动体卫(医)融合发展,完善大众健康管理向依靠体育健身‘主动、前端的健康干预’的发展,健全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三是挂牌成立南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导中心,作为我市体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探索体育和健康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总结经验,示范带动,逐步建立基层体卫融合健康服务站点;同时积极宣传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法规,普及推广体育健身知识,弘扬全民健身意识。

二、前置健康干预关口,丰富体卫融合服务模式

一是开展覆盖各类人群的国民体质测试和科学健身指导活动。结合重大赛事活动、节假日等,组织队伍深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街道、社区,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体质测试并开具运动处方,零距离指导市民科学锻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共为3万多人进行体质测试,并开具运动处方30000多份,为系统掌握我市市民体质状况,更好为我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二是开展儿童青少年不良姿势评估和干预。针对我市存在不良姿势的儿童比例高、家长对于儿童不良姿势的认知率低的现状,走进南宁市幼儿园,针对3至6岁的幼儿,开展功能性姿势不良的评价及有序纠正技术的研究,并针对功能性姿势不良的儿童进行治疗和训练干预,在康复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训练者的姿势不良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三是编制科学健身指导宣传材料。

组织专家编制科学健身指导宣传资料,针对居家人群、老年人群、青少年人群、慢性疾病人群、静坐少动人群等不同人群,拍摄简单易行的健身指导视频,比如《办公室一平米肩颈操》《圆肩驼背身体挺拔操》《幼儿活力健身操》等。联合市卫健委、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等相关部门编印《慢性病及办公室人群科学健身宣传手册》《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科普读物系列》《儿童青少年科普健身指导宣传读物》口袋书等科学健身宣传资料,为我市市民开展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四是邀请专家坐诊,做好健身指导和运动康复服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区内外权威运动医学专家定期坐诊,为市民提供运动医学康复服务,出具运动处方及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为市体校的运动员和市民开展体能恢复性训练、提供运动康复指导和医学康复服务。不仅确保参赛运动员既能以最优的状态参赛,又能减少伤病困扰、早康复。五是加强与高校合作,探索建立专业体卫融合人才培育体系。一方面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推动高校增设相关“体卫”融合专业、建立体卫融合复合型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每年联合卫健部门举办体卫融合人才培训班,将临床医疗与科学运动有机融合,让医务人员成为“健康南宁”建设的排头兵,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积极向市民倡导主动健康意识。六是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把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宣传推广普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项目,举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项目的比赛,结合国民体质测试活动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进校园等活动。

三、开展科学健身知识传播和宣传,提升市民满意度

一是开展全民健身和体卫融合讲座,引领市民科学健身。深入我市各城区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了全民健身和体卫融合讲座。讲座聘请广西体育医院、广西高等专科体育学校等行业专家,针对青少年、办公室久坐人群等开展授课,包括肩颈腰背疼痛的运动康复、如何科学健身锻炼、不良身体姿势纠正等内容。不断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提高科学健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降低慢性病发生率,不断改善市民身体健康素质,提高了市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二是充分利用媒体,建设体卫融合宣传阵地。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并借助各类重大体育赛事及节庆活动,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传播“体育治未病”、“大健康”等理念,倡导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运用运动绿城、爱南宁体育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居家健身零距离指导课程。倡导市民科学安排适合自身条件的健身活动,通过运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三是开展不同形式的科学健身展示活动。推广体卫融合理念,提高了市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积极与市卫健委、市科协、市疾控中心等单位联合,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科学健身讲座,国民体质测试,肩颈操展示等形式,让更多的人获取科学健身知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四是大力普及和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通过选派具有一定教学资质和经验丰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各县(市、区)街道、社区、广场和健身站点普及推广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等。通过多元举措,加强南宁市全民健身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广,丰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四、深化合作促发展,携手共建健康未来

近年来,积极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美澳妇产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运动康复合作,依托现有医院设立一所集科研与运动康复于一体的体育特色医院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大胆探索体育和健康领域改革,寻找体卫融合模式新路径,构建预防、治疗、康复的健康服务体系。近期,我局与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已达成建立南宁市体育医院意向,目前,正在开展体育医院挂牌筹备工作。下一步将利用这一平台,进一步设立体医融合示范区,探索医中有体、体中有医、医体并重及社区体医融合等模式,为建设健康南宁助力。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持续加强与卫健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强化我市体医融合服务,积极建立和完善体卫融合工作机制。明确卫生健康部门和体育部门单位职责,建立多个部门和单位之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解决运动转诊机制、运动健康服务收费、从业人员资质等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面向体育和卫生健康领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鼓励和引导体育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等更多群体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三是扎实推进示范应用。尽快挂牌成立南宁市体育医院,推进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开展健康知识和体育科普宣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诚挚地感谢您对我市体卫融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南宁市体育局  

2024年10月25日


南宁市体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771-2191301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桃源路62号 网站标识码:4501000059

桂公网安备45010302003281号  桂ICP备20004111号